从汴河桥上下来时,正值晌午。桥头两边,一直没什么人。偶尔的,会有几个过路的,匆匆走过。
若不是刚从千里之外的应天府赶来,怎么也想不到这是一番盛世。
老爷子显得有些沮丧,尤其是卖馄饨的老头说的那几句话,更是让朱元璋心情低落。虽萌生杀心,可朱元璋还是强行忍着。毕竟,老头说的不错。
百姓说是盛世,那才是盛世。
“皇爷,您别往心里头去。那老头,就是哗众取宠。这场面上的漂亮话,谁都会说。”李景隆试着宽慰几句。
“您也是瞧见了,在发放赈灾粮时。那些百姓,手中得了粮,哪个不是高呼万岁的。”
朱元璋顿住脚,返头去问李景隆,“那咱问你,若是没得粮的时候,咱能听见百姓高呼万岁么。给了些不着眼的好处,他们才喊几句万岁。”
李景隆不禁苦笑,心中暗忖:没了好处,谁也不能这样啊。
可这句话,李景隆却是憋在了心里,不敢说出来。
众人都知道,朱元璋最在乎的就是自己在百姓之中的声誉。因此,即使是做了皇帝。对待百姓,朱元璋也是谨小慎微的。
自己是造反建的国,自然也不想自己子孙也遇上一个造反者。
朱允熥不禁叹气,他拉了拉李景隆的袖口,示意他不要再往下说。在将朱元璋扶上台阶,“皇爷爷,再往前几步,就是大相国寺了,这可是座千年的古刹。咱们进去大相国寺里上几炷香就是了。”
在朱元璋年少时,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游僧。虽然身处乱世,可朱元璋当时确实是一心向佛。
只不过,后来连出家人也没得当了。
为了生计,朱元璋不得已投靠濠州城郭子兴。于是,这才有了后来的大明朝。
这事儿,众人都不敢提。也只有那几个家人,敢提这件事。而对于出家人,朱元璋十分的严格。城中划出一块地方,出家人的吃穿住行,都在这个地方。
“走吧,咱们进去瞧瞧。”朱元璋伸手一指。
大相国寺内,香客稀少,完全不复当年的香客脑门。他们若不是有朝廷拨下钱粮,怕也是挺不过这次的大灾之年的。
寺中院子不大,在最中间,立着一个金鼎。
平日里时,百姓将香上在金鼎里。
寺中住持,听到消息,吃了一惊。找出自己师傅留下的袈裟给自己穿上,匆忙的出来迎接。
按理说,也有出家人不拜尘中人。
可是,再想到朱元璋先前看自己那可怕的眼神。
“小僧拜见陛下。”住持见着朱元璋时,慌乱之间赶紧行礼。他可不拜,可他得拜。
朱元璋东瞧瞧,西看看,冷哼一声,“大师这香火可是不错。到了这大灾之年,还是有许多信男善女,到你这儿来上香拜佛。”
这是一句讥讽的话,明明是以慈悲为怀。而逢大灾之年的河南开封府,那金子做的佛像和金鼎,就显得格外刺眼。
住持却是不慌不忙,“陛下此言差矣,我佛慈悲,当济万民,若是有百姓到大相国寺里来逃荒,小僧定是要以佛礼相待的。”
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美利坚天师 原神:芙宁娜,姐姐我真不是变态 叶川石灵儿 白青秋的第一本书 抗战强国从九一八开始 惊颜谋:我本无心可他蓄谋已久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在酒厂当混子的那些年 英魂之刃启示录 零者天穹之前篇 病娇王爷冲喜妃 重生之祁同伟经济发展 偏执晏总嗜她如命 一鱼一酒一江湖,一妖一凰一天下 九龙剑帝 无限狼人杀:平民请刀人 套麻袋!零元购病弱恋爱脑总裁! 主角穆乐乐晏习帛 我给三界发红包 颠峰狂医